
(接上篇)為慶祝共青團成立100周年,浩睿將推出獻禮建團百年系列推文,為建團百年增光添彩。將為大家系統介紹共青團的歷史,闡述百年歷史長河背后發生的那些波瀾壯闊的故事。本期將繼續圍繞第1階段即“民主革命時期”,為大家分享中國共青團團史。
二、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的共產主義青年團(1928-1936)
1、共青團五大
1928.7.12,中國共青團在莫斯科召開了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大會根據中共六大的有關決議和中國共青團工作的實際制定了團的工作方針和任務,通過了7項決議案和團在革命根據地的《工作大綱》以及新的《團章》。共青團五大召開后,團組織逐漸實現了工作方針的根本轉變。
正當中國革命形勢迅速發展的時候,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了九一八事變,妄圖變中國為日本的殖民地。在此事關民族危亡的時刻,國民黨蔣介石政權奉行“攘外必先安內”的妥協賣國政策,殘酷鎮壓中國革命,瘋狂“圍剿”革命根據地,團在全國的工作受到嚴重影響。在革命根據地前四次反“圍剿”斗爭中,共青團組織發揮了先鋒和得力助手的作用。各根據地的團組織積極組織青年參軍、參戰,發展生產,打破封鎖,支持前線,成為根據地各方面工作的英勇突擊隊。
2、參與創建和保衛革命根據地
1931.2.19,共青團中央決定開展“共青團員的禮拜六”活動。用擁軍優屬,發展生產的實在成績,給共青團留下了光榮傳統。
“共青團員的禮拜六”勞動大軍
1932.1.15,蘇區共青團召開第壹次代表大會,團中央負責人顧作霖主持會議。毛澤東、朱德等向大會致詞。大會號召廣大青年積極參加革命戰爭,推翻國民黨反動統治。
蘇區共青團召開第1次代表大會,團中央負責人顧作霖
1933.8.5,共青團中央創立了“少共國際師”。 這支部隊由1萬多名青年組成,黨團員占70%以上,戰士平均年齡18歲左右,還有不少十四五歲的紅小鬼。9月上旬這支部隊開赴反“圍剿”戰場,一連打了幾個勝仗,曾受到朱德、周恩來、楊尚昆的聯名電令嘉勉。
少共國際師成立報道
1934.10,“左”傾錯誤導致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中國革命失去了根據地的依托,中國工農紅軍不得不走上二萬五千里長征的漫漫征程。在紅軍離開根據地開始長征時,團中央局機關干部都被編入部隊,負責人民群眾工作和部隊的思想政治工作。
1935.11,中央紅軍到達陜北革命根據地不久,在黨中央的關懷下,共青團中央局重新恢復工作。
3、為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而努力
1935.8.1,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團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和中共中央的名義起草了《八一宣言》。
1935.12.9,在紅軍長征勝利的鼓舞和《八一宣言》的感召下,北平共青團組織配合北平黨組織通過北平學聯,成功地發動了一二九運動。這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一次大規模學生愛國運動,在這場斗爭中誕生的青年抗日救亡組織——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為中國共青團的改造提供了一個范例。
一二九運動示威學生同國民黨軍警搏斗
1936.11.1,中共中央發出《關于青年工作的決定》,要求共青團對自身組織實行根本性的改造,把共青團由無產階級先進青年組織改造成為抗日青年的群眾組織。共青團立即按照這個《決定》的要求,首先在西北根據地開展自下而上建立青年救國會工作。
三、抗日戰爭時期的青年組織和解放戰爭時期的青年團的重建(1937-1949)
1、抗日戰爭時期的青年組織
1937.4.12,西北青年第1次救國代表大會在延安舉行,成立了由馮文彬擔任主任的西北青年救國聯合會,隨后,多地的共青團被青年救國組織所取代,如:青年抗日先鋒隊、抗日青年隊、青年游擊小組、民主青年同盟等。
西北青年救國聯合會第1屆執行委員會委員合影
1939.4.16,《中國青年》在延安復刊。
1939.5.4,毛澤東發表《青年運動的方向》演講,高度評價了抗日根據地的青年工作,同時就中國青年運動方向的問題進行了科學的闡述和概括。
毛澤東作《青年運動的方向》的講演
2、第二條戰線
1945.12.1,處于全國民主運動中心的昆明發生了以學生群眾為先鋒的反內戰、爭民主的一二一運動,拉開了“偉大正義的學生運動和蔣介石反動政府之間的尖銳斗爭”的第二條戰線的序幕。
反內戰、爭民主游行
1946.12.24,北平發生駐華美軍強奸北京大學女學生的事件,成為引發全國范圍的抗議美軍暴行運動(抗暴運動)的導火線。
抗議美軍暴行示威大游行
1947.5.20,在國民黨統治區爆發了以“反饑餓、反內戰、反迫害”為中心口號的愛國學生運動,隨后,全國60多個大中城市的學生在反內戰、反饑餓、反迫害的口號下,紛紛舉行罷課和游行示威,繼而成立全國學生聯合會,與工人、農民、市民的斗爭匯聚成反對國民黨統治的第二條戰線,有力配合了人民解放戰爭。
北平學生舉行反饑餓反內戰示威游行
3、抗戰勝利后試建青年團
1946.8.26和9.13,中共中央書記處兩次召開工作會議,決定根據中國革命形勢和任務的要求建立一個統一的、全國性的青年團組織。
1946.10,在延安的馮莊,誕生了全國重建青年團的第1個農村團支部;在延安豐足火柴廠,誕生了全國重建青年團的第1個工廠團支部;在延安的行知中學,誕生了全國重建青年團的第1個學校團支部,這也是人民解放軍中的第1個團支部。
試建團中的全國第1個工廠團支部在豐足火柴廠誕生
1946.12.24,正式建立的山東省莒南縣金溝官莊團支部是山東省重建青年團的第1個團支部,同時也是解放區試建青年團工作中產生較早的團支部。
1947.8月至9月,在土地會議及與之相伴召開的全國解放區青年工作代表會議上,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劉少奇代表黨中央明確提出“在土改中把青年團下層組織形成起來”,要求各解放區在土地改革中擴大團的試建工作。
1948.9,中央團校創立,在河北省平山縣兩河村正式開學。
任弼時為創辦中央團校題詞
1948.12.20,復刊后的第1期《中國青年》出版發行。
毛澤東親自為《中國青年》復刊號寫了刊頭和題詞
4、青年團重新建立
1949.1.1,中共中央正式發出《關于建立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的決議》,同時還公布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團章(草案)》。
1949年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團章草案
1949.2.18,以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任弼時為主任的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籌備委員會宣布成立,并且在當天立即召開了籌委會常務委員會議,開始了籌備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第1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工作。
1949.4.11-18,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第1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剛剛解放的北平舉行。大會通過了團的工作綱領和章程,以及關于團的任務與工作報告、大會結論等決議,選出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第1屆中央委員會。
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第1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場
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一大的召開標志著中國青年運動又有了自己的領導核心,中國青年運動即將進入一個新的歷史發展時期。
聲明:文中部分素材來自網絡,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完整建團百年產品手冊內容獲取,請聯系浩睿咨詢
姬生歌(營銷總監):13558688521 或 掃描二維碼獲取產品手冊
浩睿咨詢長期致力于能源電力、金融機構、工程與勘察設計、制造企業、后勤物業等企業在國資國企改革、企業戰略規劃、人力資源管理咨詢、企業數字化轉型、人才發展與培訓、課程開發與課件開發、企業文化咨詢等領域的支持賦能,為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全力推動國有經濟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提供強力支撐。
![]() | ![]() |
免費咨詢熱線
星期一至星期日,24小時在線
135-5868-8521
028-85213969
本站部分內容圖片來源于互聯網,如有侵權及時聯系管理員刪除,謝謝!